小鸭子2016-05-20
透过妇女关系窥探了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爹跟女儿说的那些话,我爹也曾经跟我讲过。如果这一代努力的根由,只是为了下一代逃离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国家啊。
[已注销]2016-11-26
生活啊,就像那块不知道被谁打破的窗户,糊上还能凑合过,但是想起来还是难受。
嘟嘟熊之父2016-10-30
有点失望,感觉像在看阿斯哈法哈蒂。一个控制狂父亲,和一个绝望主妇母亲,场面调度和音效设计依然是亮点,但台词铺得太满,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分心,像是所有人物都约好了集中在这几天表明立场袒露心迹。最主要还是核心事件的力度不足,这点上和四月三周两天没法比。
zitsunari2016-12-17
不要再说这很中国了,片中的医生,或者一次别离或者达内兄弟某些片的主角们之所以让人移情,是因其身陷道德选择的困境时仍有强烈的自省能力,而很多中国人行恶时是不以为耻的
哪吒男2016-12-19
这部电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女儿,优秀、诚实、自律,但是不太招同龄人喜欢,得出国才行。
Mumu2016-10-29
社会主义血缘就是你说发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导演拍的我也信……
谋杀游戏机2016-05-19
蒙吉果然稳准狠,再次用影像匕首刺破罗马尼亚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高考走后门,医生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婚外关系,太中国了。不似旧作432凝练精悍,而用大量旁枝末节拼起一个焦虑中年男人形象,展现如何在这样环境中苟且生存。没一点废料,自然光手持长镜代入感强,主竞赛最打动我的一部
桃桃林林2016-05-20
我们都是一点点被改变,从一个事件引出多个事,被揭开的社会一角,最终引申至深层的社会问题,蒙吉这部片子关注的是更近的当代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会更多共鸣吧。
亵渎电影2016-12-14
他要讲的其实不是事,而是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某一面,呈现一种生活的状态,什么都点到即止。蒙吉的发挥很稳,足够让人满意了。
米粒2016-10-17
剧作一如既往地滴水不漏,父女关系刻画很真实,很多台词都有真切感受。不过蒙吉拍成这样也只能算是水准内发挥,对社会的观察感觉反而不如前作。而且今天突然想到剧情有巨大漏洞:欧美的学校都可以轻松申请到延期入学的,女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先入学再补考,既然走关系,怎么这一步都想不到...
小A2016-05-19
杰作!滴水不漏的剧本,拍出了我的心声,我差点看哭。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教他既要诚实地生活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剧本牵涉了若干条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的线索,结尾非常有寓意。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是我不喜欢的。
皮革业2016-05-21
中国人看会很有通感,因为表层是人情社会造成的压迫感,深层是齐奥塞斯库政权不散的阴魂,这个暂且还涉及不到。叙事技巧极为纯熟,通篇没废话,压的人透不过气。
米粒爱肥内裤2016-05-19
本届#戛纳电影节# 少有的扎实杰作,蒙吉把达内秒成渣渣啊,这片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中国。
战将波舰金2016-05-21
功利性十足的人物设定,枯燥乏味的镜头语言,罗马尼亚社会新闻剪切板
帕拉2016-12-20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却不是个好社会,到底哪里错了?蒙吉的剧本将一张严密人情社会关系网铺开,破洞的恰是毕业会考的女儿,她是打碎这个网的希望。[B+]
西楼尘2016-11-24
看见不守秩序的人,孩子只懂得掷石子表示愤怒,而一场毕业会考则是教成年人如何去做。人生准则是线,投机取巧如同鱼饵,现实的洪流里只看谁能钓上奖学金这条大鱼。电影真实得令人胆寒,掐准的是人性共通的命门。公园里孩子插队游玩、医院里男人优先换肝、学校里女儿延时会考,孩子的疑惑叩问每一个人。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6-07-23
天啊这剧本也太不明觉厉了吧,感觉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蒙吉已经很克制的在削减戏剧性了,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却一点没减少。一场为时三天的高考,父女都在熬出自己的成人礼;人际关系如网,动辄有蜘蛛出没。必须二刷~
Ocap2016-12-15
不惊艳,但扎实有力后劲足。婚姻危机、人际网络都是顺理成章的加菜项,“把女儿送出去”、“让犯人伏法”才是滚雪球的重点,最终交叉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对所处社会的极度失望,会给周遭人带来什么,又会得到怎样的反作用力。这远比所有一根筋控诉或一股劲受难的作品都更高级,引发的思考也更有价值。
影志2016-10-30
“我们是怎么变成敌人的,你还记得吗?” 毕业会考都不算什么,背后的人心人性是人生更大课题……祸不单行, 万劫不复,但比《狩猎》还是有较大差距。
蜉蝣2016-12-17
电影很好,很私人性质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太稳妥的电影。
Ron Chan2016-10-30
它的社会议题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但它却不是那种艳惊四座之作,人物设置很出色,性格刻画也非常的到位,但是故事的力度还是不够,表现手法也较为窠臼,很多时候会让我感觉像是又看了一遍《流浪的迪潘》似的,只是它所反映的并非是移民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态的一面。
陈哈2016-12-14
把人蛋看碎的一部片。最精彩一幕:妈妈反对安排女儿考试“作弊”,高尚地说那不公平,爸爸问你有别的办法吗,妈妈说没有。爸爸:你明知道你没有办法,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你知道我会解决的。妈妈:公平是需要代价的,我可以承受这代价。爸爸:你能承受得起是因为我都处理好了。
冰红深蓝2016-12-14
蒙吉延续了一场一镜(室内固定为主,室外摇移或手持)的拍法,细节丰富,适量留白,风格冷静克制,针砭罗马尼亚时弊,揪准了人情与官僚社会的痛点。似乎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结局也设在了考试结果宣布前。使人惶惶然的莫名砸玻璃捣乱事件及神似[四月三周两天]的手持夜行跟拍。(8.5/10)
StaleEmpanada2016-10-16
太多止步于现象的侧面拼凑出了一场没有结论的成人礼。蒙吉拍了一部典型但不出众的罗马尼亚电影,至少对于可以无缝代入的中国观众而言,这故事切入得还是太浅了。
风间隼2017-04-23
出轨、行贿、渎职……主人公被放入一个个道德困境中锤炼,然而归根到底,91年满怀爱国热情的回归或许才是一切遗憾的源头,让人无法不心生同情,并时时联想到我国。编、导、演的技法都很精湛,难怪得奖。
芥末蘸酱2016-10-30
和《我是布莱克》连着看,把肯·洛奇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judy2016-11-28
裡面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我認識誰""可找誰幫忙吧",這是個制度形同虛設的人情社會。不僅為牟利,更常是為自保,挺悲哀的...能體會男主對環境的失望,他試圖在規則中保有底線,但就是如此無力,遺憾寄託到下一代,甚至偏執,但最後仍願意放手讓孩子決定未來。或許是導演對國家一個美好的期望吧...
木卫二2016-12-10
蒙吉狂倒苦茶三部曲,终于在Ani de liceu的片尾曲中,露出了一些亮色。砸玻璃装监控想起了《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是《白丝带》,电影大串片药丸。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扮演了操心过度忙走关系的家长,岂不料生活越捣越乱。镜头框住的人物事件精确无比,答卷子的可不是小孩子。
老晃2016-12-26
剧本之严密,多年未见,它的每一寸都打动我。一个家庭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秘密。
MR.Charles2016-12-14
以小见大 从一个家庭的一面 父女关系的一面 拓展到整个罗马尼亚 甚至是世上很多国家的问题 剧本上也很收敛克制 叙述沉稳 最后的收尾很好 在话题的探讨上野心很大 想涉及多层次的话题 但是在剧情上野心很小 没有让剧情走向失控 全片压抑的色调和摄影 蒙吉继续保持着432的水准
南悠一2016-05-19
又一部佳作,丰满如小说。主线讲固执、控制欲狂但具备正直品德的医生父亲为女儿遭遇和未来奔波操心,电影设置了大量的支线来填血肉,比如人情潜规则,比如医生和女儿妈妈之间紧张的关系。结尾常规但感人,罗马尼亚未来要靠下一代了,男主“那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因爱而改变的姿态好感人。男主?四星半。
峰峰峰峰2016-12-27
徇私舞弊,妥协利诱;投石难防,暗巷慌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故事,罗马尼亚浮世绘,希冀人情似故乡,生活是本难念的经,你今天考试怎么样~
shininglove2016-10-29
咚!咚!咚!中年危机风雨欲来,敲开壳看一泡污,秃顶,脸松,腰部有赘肉,讲面子,要规则,曾经纯洁白莲,如今泥塘之鳖。午夜大喘气,见真我。
CharlesChou2016-11-26
可以完美套用到任何人情社会国家,但细节套路,熟谙社会题材的人一眼就能猜出哪些问题会解决,那些地方会不按常理,那些会留白。但可能是最看得进的一部蒙吉了。
LORENZO 洛伦佐2016-10-01
摄影太棒了!身临其境的手持摄影十分新浪潮。剧本凌厉,从简单故事代入,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普通人陷入泥沼,无法自拔,社会问题层层披露,却让人遐想:我如果是男主,大多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包袱越来越重,结尾却淡淡光明。必须再赞一次摄影,夜追匪徒一幕居然比恐怖片还吓人。五星。
胤祥2019-12-02
2016戛纳最佳导演奖,罗马尼亚新浪潮两大宗师的终极之战以蒙久获胜告终。其实早在出片单的时候我就预言蒙久有奖哈哈哈果然。这次蒙久延续了他情节剧化的路子,不过终于换回男性视角(并且是单一视点),故事时间也算比较短(一共5天)。情节上有些法哈蒂化(信念[不是信仰]与利益的冲突作为核心矛盾),巧合也是用得太多了。视听上还是让步观众了,本来视听也不是蒙久强项(不过那个追疑犯的长镜头真的是cue自己的[432]里丢胎儿那场啊哈哈)。对罗马尼亚的绝望和吐槽让很多中国观众心有戚戚焉,几场辩论都写得很精彩(很多豆瓣评论实在是想象力太丰富了)。结尾长镜头的剧作和实现都实在太狠了,可以打满分。
欢乐分裂2016-11-26
欧盟展@百美汇;原来我们都浮在生活表象之外,究其内里,何止一团麻,简直是无数个迷交织成的无解之网;越是执著于圆满,越是困顿其中,每个人的小宇宙都在孤独运作,我们乐于互相伤害,乐于自我交战,幸好,生活总是在最阴霾时云开雾散,就让那些永无止境的烦躁稀释到静静的河流中。
文西2016-09-04
感觉蒙吉并没有带来突破,虽然把一个父亲的人生各种纠结都展现出来了,但是毕竟当年起点太高的导演。我倒觉得有点失望。结尾女儿的反转倒有点意思。
[已注销]2016-10-30
剧本厉害台词巧妙 摄影色调和故事节奏一样赏心悦目 蝴蝶效应般的多事件叙述得如此行云流水实在太让人佩服 但还是太生硬了 /2016欧盟影展
魏晓波2017-01-01
每次电话铃响都以为是我来电话了。。
三替工司2016-05-19
超棒!锁定金棕榈!罗马尼亚中产阶级男医生的中年危机,女儿高考前被性侵、和女病人的婚外情、高考潜规则、医患潜规则...很中国,也很电视剧
贝塔先生2016-10-30
孩子还在坚守原则&规则。(只是这类电影看完总是让我觉得焦虑。正如绝大多数对话背景声里的长响不断的手机铃一样让人焦虑。)
内陆飞鱼2016-12-12
蒙吉导演太稳了,弱化事件渲染,突出生活日常,一点点去编织一张细密的蛛网,从一件事辐射家庭、学校、医院、公检法各个社会层面,男人像火上炙烤的栗子,老婆不理,女儿不认,情人不爱,关系网无用,家庭、事业、隐情近乎崩溃,对白这么密集的剧本没有空话、废话,大家都在说人话,也没所谓金句,棒。
蓝格子2016-12-17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整场看下来很压抑,好像是推倒了一排倒霉的多米诺骨牌,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VincentP2016-12-27
父辈总是喜欢为子女规划一个他们认为最光明的未来,却忽略了子女真的想要什么。父亲奋斗了一辈子,为的只是让女儿逃离这个国家,真的很讽刺。父亲操碎了心,女儿倒是很淡定明白。剧本和摄影很扎实,父女之间的对话很真实,父亲对女儿说的话中,80%我妈都对我说过。
寒枝雀静2016-11-26
蒙吉于我大概就是“啊我知道很优秀但就是没办法真心喜欢上”。(摊手)
JoshuaLi2016-10-16
蒙吉依托这个故事的中年危机内核,在这位父亲为女儿奔走托人找关系并应对各种麻烦的过程中,围绕主角一家循序渐进地构建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围绕这些角色的社会层面描写则是蒙吉对无力与缺乏安全感的当代罗马尼亚社会的层层检视,其剧作高复杂度及深刻社会性使得本片成为蒙吉最好也最具野心的作品
Clyde2016-12-02
影片展现的不只是批判现实主义,里面有解剖,有反思,也有暧昧,甚至有宽容与悲悯。换言之,人情社会是灰色地带,但也是人之常情。而同样作为一名父亲,我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做同样的事情。
阿暖2016-12-14
剧本真的好,每句话都意有所指,寥寥几笔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节奏也好,就是感觉后半段有些太求稳妥。父权崩塌的全过程,最后他信奉的一切完全被推翻,这已经不是他所信赖、可以掌控的世界了。可是,为什么不去英国呢?ps一直在响的电话铃声真是个很好的细节。
\t^h/2016-07-29
噢,蒙吉。世界上最残酷的现实之一就是社会运转方式像蒙吉的电影的世界,而电影圈又没有这样的导演?
pzsuck2016-08-06
蒙吉这种平如水的小说式电影对我来说还不够过瘾,节奏快一点可能更加显得生活中的荒谬吧
Obtson2016-12-24
树状结构,从毕业会考的树干攀向密密麻麻的人际社会枝杈。每道题都无解,每条路都是死胡同,甚至每桩案件都找不到肇事者。需要考试的究竟是谁,这是本片最鬼魅狡黠的地方。
seabisuit2016-10-29
蒙吉技术上依然高水准,流畅的用摄影叙事,超多男主与其他人长时间对话,手持长镜头从见面后到把演员置于同一画面中交谈(比如海报上的父女)然后离开,车内视角还有类似432的黑夜狗叫恐怖场景。但故事上确实设计有瑕疵,也许在后共产国家我们也有代入感觉得有些温吞。父亲复杂上代的苦后代不会理解。欧盟影展。
连锁六号2016-11-13
每一个遗弃道德与原则的人都认为自己都不是这样的人 但即使世界无法被改变 即使现在的迂腐能获得更多利益 作出正确的选择不应该迟迟到来 这一次蒙吉想讨论更多 但受力点分散 让人抓不住重点
方枪枪2016-12-14
拿导演奖是可以理解的,这么简单的故事,对中国观众简直一点也不新鲜,如果给中国导演拍,是一定要反映,甚至要解决一些问题,给观众一点快感才行。可是蒙古却只是给人一种困顿感,像做了一个茧,把你给困住了。
牛腩羊耳朵2016-05-19
4.5 剧本对白叙事的高标之作,主线牵连出来的辅线,主角引导出来的众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把罗马尼亚社会阶层和部门的一张大网给拉了出来,而道德准则的撬动与坚守之间父女关系的刻画也丝毫没有被埋没。
津五渡2016-12-20
曾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如今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现在国家和民族所要面对的问题,和我们是那样的相似。国家不够好,你是选择艰难的改变它还是逃离,这是个问题。
毕业会考豆瓣热评
小鸭子2016-05-20
透过妇女关系窥探了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爹跟女儿说的那些话,我爹也曾经跟我讲过。如果这一代努力的根由,只是为了下一代逃离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国家啊。
[已注销]2016-11-26
生活啊,就像那块不知道被谁打破的窗户,糊上还能凑合过,但是想起来还是难受。
嘟嘟熊之父2016-10-30
有点失望,感觉像在看阿斯哈法哈蒂。一个控制狂父亲,和一个绝望主妇母亲,场面调度和音效设计依然是亮点,但台词铺得太满,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分心,像是所有人物都约好了集中在这几天表明立场袒露心迹。最主要还是核心事件的力度不足,这点上和四月三周两天没法比。
zitsunari2016-12-17
不要再说这很中国了,片中的医生,或者一次别离或者达内兄弟某些片的主角们之所以让人移情,是因其身陷道德选择的困境时仍有强烈的自省能力,而很多中国人行恶时是不以为耻的
哪吒男2016-12-19
这部电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女儿,优秀、诚实、自律,但是不太招同龄人喜欢,得出国才行。
Mumu2016-10-29
社会主义血缘就是你说发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导演拍的我也信……
谋杀游戏机2016-05-19
蒙吉果然稳准狠,再次用影像匕首刺破罗马尼亚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高考走后门,医生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婚外关系,太中国了。不似旧作432凝练精悍,而用大量旁枝末节拼起一个焦虑中年男人形象,展现如何在这样环境中苟且生存。没一点废料,自然光手持长镜代入感强,主竞赛最打动我的一部
桃桃林林2016-05-20
我们都是一点点被改变,从一个事件引出多个事,被揭开的社会一角,最终引申至深层的社会问题,蒙吉这部片子关注的是更近的当代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会更多共鸣吧。
亵渎电影2016-12-14
他要讲的其实不是事,而是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某一面,呈现一种生活的状态,什么都点到即止。蒙吉的发挥很稳,足够让人满意了。
米粒2016-10-17
剧作一如既往地滴水不漏,父女关系刻画很真实,很多台词都有真切感受。不过蒙吉拍成这样也只能算是水准内发挥,对社会的观察感觉反而不如前作。而且今天突然想到剧情有巨大漏洞:欧美的学校都可以轻松申请到延期入学的,女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先入学再补考,既然走关系,怎么这一步都想不到...
小A2016-05-19
杰作!滴水不漏的剧本,拍出了我的心声,我差点看哭。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教他既要诚实地生活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剧本牵涉了若干条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的线索,结尾非常有寓意。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是我不喜欢的。
皮革业2016-05-21
中国人看会很有通感,因为表层是人情社会造成的压迫感,深层是齐奥塞斯库政权不散的阴魂,这个暂且还涉及不到。叙事技巧极为纯熟,通篇没废话,压的人透不过气。
米粒爱肥内裤2016-05-19
本届#戛纳电影节# 少有的扎实杰作,蒙吉把达内秒成渣渣啊,这片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中国。
战将波舰金2016-05-21
功利性十足的人物设定,枯燥乏味的镜头语言,罗马尼亚社会新闻剪切板
帕拉2016-12-20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却不是个好社会,到底哪里错了?蒙吉的剧本将一张严密人情社会关系网铺开,破洞的恰是毕业会考的女儿,她是打碎这个网的希望。[B+]
西楼尘2016-11-24
看见不守秩序的人,孩子只懂得掷石子表示愤怒,而一场毕业会考则是教成年人如何去做。人生准则是线,投机取巧如同鱼饵,现实的洪流里只看谁能钓上奖学金这条大鱼。电影真实得令人胆寒,掐准的是人性共通的命门。公园里孩子插队游玩、医院里男人优先换肝、学校里女儿延时会考,孩子的疑惑叩问每一个人。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6-07-23
天啊这剧本也太不明觉厉了吧,感觉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蒙吉已经很克制的在削减戏剧性了,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却一点没减少。一场为时三天的高考,父女都在熬出自己的成人礼;人际关系如网,动辄有蜘蛛出没。必须二刷~
Ocap2016-12-15
不惊艳,但扎实有力后劲足。婚姻危机、人际网络都是顺理成章的加菜项,“把女儿送出去”、“让犯人伏法”才是滚雪球的重点,最终交叉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对所处社会的极度失望,会给周遭人带来什么,又会得到怎样的反作用力。这远比所有一根筋控诉或一股劲受难的作品都更高级,引发的思考也更有价值。
影志2016-10-30
“我们是怎么变成敌人的,你还记得吗?” 毕业会考都不算什么,背后的人心人性是人生更大课题……祸不单行, 万劫不复,但比《狩猎》还是有较大差距。
蜉蝣2016-12-17
电影很好,很私人性质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太稳妥的电影。
Ron Chan2016-10-30
它的社会议题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但它却不是那种艳惊四座之作,人物设置很出色,性格刻画也非常的到位,但是故事的力度还是不够,表现手法也较为窠臼,很多时候会让我感觉像是又看了一遍《流浪的迪潘》似的,只是它所反映的并非是移民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态的一面。
陈哈2016-12-14
把人蛋看碎的一部片。最精彩一幕:妈妈反对安排女儿考试“作弊”,高尚地说那不公平,爸爸问你有别的办法吗,妈妈说没有。爸爸:你明知道你没有办法,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你知道我会解决的。妈妈:公平是需要代价的,我可以承受这代价。爸爸:你能承受得起是因为我都处理好了。
冰红深蓝2016-12-14
蒙吉延续了一场一镜(室内固定为主,室外摇移或手持)的拍法,细节丰富,适量留白,风格冷静克制,针砭罗马尼亚时弊,揪准了人情与官僚社会的痛点。似乎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结局也设在了考试结果宣布前。使人惶惶然的莫名砸玻璃捣乱事件及神似[四月三周两天]的手持夜行跟拍。(8.5/10)
StaleEmpanada2016-10-16
太多止步于现象的侧面拼凑出了一场没有结论的成人礼。蒙吉拍了一部典型但不出众的罗马尼亚电影,至少对于可以无缝代入的中国观众而言,这故事切入得还是太浅了。
风间隼2017-04-23
出轨、行贿、渎职……主人公被放入一个个道德困境中锤炼,然而归根到底,91年满怀爱国热情的回归或许才是一切遗憾的源头,让人无法不心生同情,并时时联想到我国。编、导、演的技法都很精湛,难怪得奖。
芥末蘸酱2016-10-30
和《我是布莱克》连着看,把肯·洛奇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judy2016-11-28
裡面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我認識誰""可找誰幫忙吧",這是個制度形同虛設的人情社會。不僅為牟利,更常是為自保,挺悲哀的...能體會男主對環境的失望,他試圖在規則中保有底線,但就是如此無力,遺憾寄託到下一代,甚至偏執,但最後仍願意放手讓孩子決定未來。或許是導演對國家一個美好的期望吧...
木卫二2016-12-10
蒙吉狂倒苦茶三部曲,终于在Ani de liceu的片尾曲中,露出了一些亮色。砸玻璃装监控想起了《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是《白丝带》,电影大串片药丸。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扮演了操心过度忙走关系的家长,岂不料生活越捣越乱。镜头框住的人物事件精确无比,答卷子的可不是小孩子。
老晃2016-12-26
剧本之严密,多年未见,它的每一寸都打动我。一个家庭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秘密。
MR.Charles2016-12-14
以小见大 从一个家庭的一面 父女关系的一面 拓展到整个罗马尼亚 甚至是世上很多国家的问题 剧本上也很收敛克制 叙述沉稳 最后的收尾很好 在话题的探讨上野心很大 想涉及多层次的话题 但是在剧情上野心很小 没有让剧情走向失控 全片压抑的色调和摄影 蒙吉继续保持着432的水准
南悠一2016-05-19
又一部佳作,丰满如小说。主线讲固执、控制欲狂但具备正直品德的医生父亲为女儿遭遇和未来奔波操心,电影设置了大量的支线来填血肉,比如人情潜规则,比如医生和女儿妈妈之间紧张的关系。结尾常规但感人,罗马尼亚未来要靠下一代了,男主“那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因爱而改变的姿态好感人。男主?四星半。
峰峰峰峰2016-12-27
徇私舞弊,妥协利诱;投石难防,暗巷慌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故事,罗马尼亚浮世绘,希冀人情似故乡,生活是本难念的经,你今天考试怎么样~
shininglove2016-10-29
咚!咚!咚!中年危机风雨欲来,敲开壳看一泡污,秃顶,脸松,腰部有赘肉,讲面子,要规则,曾经纯洁白莲,如今泥塘之鳖。午夜大喘气,见真我。
CharlesChou2016-11-26
可以完美套用到任何人情社会国家,但细节套路,熟谙社会题材的人一眼就能猜出哪些问题会解决,那些地方会不按常理,那些会留白。但可能是最看得进的一部蒙吉了。
LORENZO 洛伦佐2016-10-01
摄影太棒了!身临其境的手持摄影十分新浪潮。剧本凌厉,从简单故事代入,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普通人陷入泥沼,无法自拔,社会问题层层披露,却让人遐想:我如果是男主,大多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包袱越来越重,结尾却淡淡光明。必须再赞一次摄影,夜追匪徒一幕居然比恐怖片还吓人。五星。
胤祥2019-12-02
2016戛纳最佳导演奖,罗马尼亚新浪潮两大宗师的终极之战以蒙久获胜告终。其实早在出片单的时候我就预言蒙久有奖哈哈哈果然。这次蒙久延续了他情节剧化的路子,不过终于换回男性视角(并且是单一视点),故事时间也算比较短(一共5天)。情节上有些法哈蒂化(信念[不是信仰]与利益的冲突作为核心矛盾),巧合也是用得太多了。视听上还是让步观众了,本来视听也不是蒙久强项(不过那个追疑犯的长镜头真的是cue自己的[432]里丢胎儿那场啊哈哈)。对罗马尼亚的绝望和吐槽让很多中国观众心有戚戚焉,几场辩论都写得很精彩(很多豆瓣评论实在是想象力太丰富了)。结尾长镜头的剧作和实现都实在太狠了,可以打满分。
欢乐分裂2016-11-26
欧盟展@百美汇;原来我们都浮在生活表象之外,究其内里,何止一团麻,简直是无数个迷交织成的无解之网;越是执著于圆满,越是困顿其中,每个人的小宇宙都在孤独运作,我们乐于互相伤害,乐于自我交战,幸好,生活总是在最阴霾时云开雾散,就让那些永无止境的烦躁稀释到静静的河流中。
文西2016-09-04
感觉蒙吉并没有带来突破,虽然把一个父亲的人生各种纠结都展现出来了,但是毕竟当年起点太高的导演。我倒觉得有点失望。结尾女儿的反转倒有点意思。
[已注销]2016-10-30
剧本厉害台词巧妙 摄影色调和故事节奏一样赏心悦目 蝴蝶效应般的多事件叙述得如此行云流水实在太让人佩服 但还是太生硬了 /2016欧盟影展
魏晓波2017-01-01
每次电话铃响都以为是我来电话了。。
三替工司2016-05-19
超棒!锁定金棕榈!罗马尼亚中产阶级男医生的中年危机,女儿高考前被性侵、和女病人的婚外情、高考潜规则、医患潜规则...很中国,也很电视剧
贝塔先生2016-10-30
孩子还在坚守原则&规则。(只是这类电影看完总是让我觉得焦虑。正如绝大多数对话背景声里的长响不断的手机铃一样让人焦虑。)
内陆飞鱼2016-12-12
蒙吉导演太稳了,弱化事件渲染,突出生活日常,一点点去编织一张细密的蛛网,从一件事辐射家庭、学校、医院、公检法各个社会层面,男人像火上炙烤的栗子,老婆不理,女儿不认,情人不爱,关系网无用,家庭、事业、隐情近乎崩溃,对白这么密集的剧本没有空话、废话,大家都在说人话,也没所谓金句,棒。
蓝格子2016-12-17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整场看下来很压抑,好像是推倒了一排倒霉的多米诺骨牌,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
VincentP2016-12-27
父辈总是喜欢为子女规划一个他们认为最光明的未来,却忽略了子女真的想要什么。父亲奋斗了一辈子,为的只是让女儿逃离这个国家,真的很讽刺。父亲操碎了心,女儿倒是很淡定明白。剧本和摄影很扎实,父女之间的对话很真实,父亲对女儿说的话中,80%我妈都对我说过。
寒枝雀静2016-11-26
蒙吉于我大概就是“啊我知道很优秀但就是没办法真心喜欢上”。(摊手)
JoshuaLi2016-10-16
蒙吉依托这个故事的中年危机内核,在这位父亲为女儿奔走托人找关系并应对各种麻烦的过程中,围绕主角一家循序渐进地构建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围绕这些角色的社会层面描写则是蒙吉对无力与缺乏安全感的当代罗马尼亚社会的层层检视,其剧作高复杂度及深刻社会性使得本片成为蒙吉最好也最具野心的作品
Clyde2016-12-02
影片展现的不只是批判现实主义,里面有解剖,有反思,也有暧昧,甚至有宽容与悲悯。换言之,人情社会是灰色地带,但也是人之常情。而同样作为一名父亲,我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做同样的事情。
阿暖2016-12-14
剧本真的好,每句话都意有所指,寥寥几笔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节奏也好,就是感觉后半段有些太求稳妥。父权崩塌的全过程,最后他信奉的一切完全被推翻,这已经不是他所信赖、可以掌控的世界了。可是,为什么不去英国呢?ps一直在响的电话铃声真是个很好的细节。
\t^h/2016-07-29
噢,蒙吉。世界上最残酷的现实之一就是社会运转方式像蒙吉的电影的世界,而电影圈又没有这样的导演?
pzsuck2016-08-06
蒙吉这种平如水的小说式电影对我来说还不够过瘾,节奏快一点可能更加显得生活中的荒谬吧
Obtson2016-12-24
树状结构,从毕业会考的树干攀向密密麻麻的人际社会枝杈。每道题都无解,每条路都是死胡同,甚至每桩案件都找不到肇事者。需要考试的究竟是谁,这是本片最鬼魅狡黠的地方。
seabisuit2016-10-29
蒙吉技术上依然高水准,流畅的用摄影叙事,超多男主与其他人长时间对话,手持长镜头从见面后到把演员置于同一画面中交谈(比如海报上的父女)然后离开,车内视角还有类似432的黑夜狗叫恐怖场景。但故事上确实设计有瑕疵,也许在后共产国家我们也有代入感觉得有些温吞。父亲复杂上代的苦后代不会理解。欧盟影展。
连锁六号2016-11-13
每一个遗弃道德与原则的人都认为自己都不是这样的人 但即使世界无法被改变 即使现在的迂腐能获得更多利益 作出正确的选择不应该迟迟到来 这一次蒙吉想讨论更多 但受力点分散 让人抓不住重点
方枪枪2016-12-14
拿导演奖是可以理解的,这么简单的故事,对中国观众简直一点也不新鲜,如果给中国导演拍,是一定要反映,甚至要解决一些问题,给观众一点快感才行。可是蒙古却只是给人一种困顿感,像做了一个茧,把你给困住了。
牛腩羊耳朵2016-05-19
4.5 剧本对白叙事的高标之作,主线牵连出来的辅线,主角引导出来的众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把罗马尼亚社会阶层和部门的一张大网给拉了出来,而道德准则的撬动与坚守之间父女关系的刻画也丝毫没有被埋没。
津五渡2016-12-20
曾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如今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现在国家和民族所要面对的问题,和我们是那样的相似。国家不够好,你是选择艰难的改变它还是逃离,这是个问题。